Park News
園區消息
員林有一片不起眼的鐵皮屋區,沒有圍牆、沒有招牌,只有犬吠聲此起彼落。在那裡,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,每天一早起床餵食、掃地、洗碗、幫狗狗擦藥,她的世界只有這些孩子——這裡,是「林奶奶愛犬居」。林奶奶已年近八十,卻仍堅持每天親自照顧園區內超過一百隻流浪狗。這些狗,有的癱瘓、有的失明、有的皮膚病纏身,甚至有的已經十幾歲行動緩慢,但對林奶奶來說,他們都是她的「孩子」。「牠們走投無路才來我這裡,我怎麼可能丟下牠們不管?」一句樸實的話,卻撐起了無數浪浪的命。這些年來,林奶奶不靠補助、不靠聲量,只靠零星善心人士捐贈的飼料與自己省吃儉用撐下來。她從不喊苦,卻常常為了狗狗沒藥吃、沒糧食掉眼淚。她的體力一天比一天差,園區的環境也逐漸老舊,但她唯一的願望很簡單:「希望這些孩子不要餓到、不要病痛。」
有一間不起眼的小攤,賣的是黑輪、米血,燙的是熱呼呼的人情味。攤位後方,是一位我們敬稱為「吳愛媽」的中年女士,每天忙進忙出,賣的不是財富,而是讓浪浪們活下去的希望。攤位的收入,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她一手打造的庇護所——「幸福ㄟ延陵園」。這個園區庇護著超過上百隻浪浪,有的曾在路邊被撞、在雨中顫抖、有的被主人棄養,有的還被綁在山上自生自滅。吳愛媽一個一個撿、一隻一隻救回來,餵食、醫療、洗澡、陪伴……十幾年如一日。她不募款、不張揚,靠著一鍋湯、幾樣食材,用雙手餵飽一群不會開口的孩子。沒人看見她在深夜一邊收拾攤子、一邊心急著回去餵園區裡的狗兒,也沒人知道,她自己省吃儉用,卻從不讓狗狗斷糧。
在台南,有一片搭起簡單鐵皮屋與圍籬。這裡沒有華麗設施,只有無數隻狗狗奔跑、吠叫、等待。牠們的家,叫做「馬媽媽狗園」。馬媽媽,是一位不年輕卻充滿行動力的女戰士。十幾年來,她救過無數被棄養、車撞、病痛纏身的狗狗。她不是志工團體,也沒有背後資源,只靠一人一雙手與堅持,救活了一條又一條被世界遺棄的生命。「我沒什麼本事,但牠們不能被丟著不管。」馬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,正在替一隻後腳截肢的老狗換藥。在狗園裡,有的是被車撞癱瘓的孩子、有的是皮膚病纏身的浪浪、有的連牙齒都掉光了。馬媽媽親手餵食、洗澡、打掃、送醫、陪伴,每天早出晚歸,從未間斷。即使身體疲憊,心卻從不鬆懈,因為她知道:這裡是牠們最後的希望。
學甲林愛爸的「好宅好窄狗園」在台南學甲,有一個特別的地方——好宅好窄狗園。這裡住著兩百多隻狗狗不同於一般收容所,這裡沒有狹小的鐵籠,也沒有冰冷的水泥牆。狗狗們生活在寬敞的大空間裡,自由奔跑、追逐玩耍,隻隻都養得胖嘟嘟,毛色亮麗、眼神快樂。林愛爸常說:「狗狗要快樂,空間一定要夠大。」於是,他盡力為毛孩子們打造一個真正的樂園。在「好宅好窄狗園」裡,你可以看到狗狗們成群結隊在草地上奔跑,有的慵懶地曬太陽,有的窩在角落安靜休息。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,每一隻狗狗都被照顧得安心又幸福。林愛爸用他的雙手,給了兩百多條生命一個真正的「家」。這份堅持與愛心,不只改變了狗狗的命運,也溫暖了許多關心牠們的人心。
在台南宅港的角落,有一個充滿溫度的地方——宅港汪的窩。這裡不是華麗的收容所,而是一個用心搭建的避風港,專屬於那些被遺棄、受傷或流浪在外的狗狗們。「宅港汪的窩」由照顧者愛爸所建成,每天不辭辛勞,替毛孩子們準備食物、打掃環境、帶牠們就醫,甚至在深夜也不曾放下對浪浪的牽掛。對牠們而言,每一隻狗狗都不只是流浪犬,而是需要被疼惜的生命。在這裡,許多曾經顫抖害怕的狗狗,漸漸學會了相信人;許多被遺棄的孩子,也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。「宅港汪的窩」不只是收容,更是療癒心靈的歸宿。然而,要維持這個家並不容易。每一袋飼料、每一次醫療、每一個棲身的角落,背後都需要大家的支持。宅港汪的窩希望能透過更多人的關心,讓這些狗狗不再孤單,繼續擁有溫飽與希望。